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民声III (31) || 重阳节将至,也谈尊严地老去

园地作者 一枚新园地 2021-02-19


(题图来自网络)



当你老了,谁来养老?当你老了,如何养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我们。


也谈尊严地老去

白色的波斯菊 | 文


今年的8月20日,一枚园地发表了“柏拉图的玫瑰”老师的《尊严地老去》一文,让我也想起自己在这方面曾经的经历。 
 
2012年,我告别了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再一次在面对现实的不安与对梦想的不舍中出发,找寻下一份愿意为之倾注热情的职业。

当时,因为男朋友的妈妈是日本一个地方城市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我自己又从很久之前就对社工这个职业有着很强烈的憧憬,在看了许许多多“营销经理/业务专员”……自己实在不感兴趣又觉得不适合的职位信息后,曾经和男朋友说到的“在中国养老产业还处于不太发达的阶段进入这个行业,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展和日本方面的合作,未来一起在中国开高端养老院赚大钱”等等这些玩笑话,在我心里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跃跃欲试的想法。
 
暂时抚平了父母的不安,查阅了一些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后,在男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着手做一些实地考察,甄选自己想要服务的养老机构。
 
我对中国的养老机构设施、入住老人的状态并没有什么设想,认知也只是停留在男朋友给我看过的,他妈妈发的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养老院活动的照片中。所以在走访了几所附近的民办养老院后,我就因幻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受到了一些打击。 
 
一次,我以家中老人有入住需求为由,来到一家坐落在居民区内的民办养老院。

说明来意后,负责人指给了我老人房间的方向。顺着那人手臂的方向看过去,是一个没有照明的阴暗穿堂,穿堂两侧有很多房间,入口处右侧第一间房门前有一片梯形的亮光,门是打开的。

我走过去看房间里的摆设,家具很少,显得房间很大。迎面是一张硬板床,一位老人面向门口坐着,双手撑在床上含胸,低着头,一言不发。

窗外是五月的阳光,但是不太能透过树木浓密的枝叶照射到房间内。床铺对面靠窗的角落里,立着深棕色的大衣柜,整个房间留给我的感觉,就是灰沉。

我站在门口,看到的景象让我联想起某个恐怖电影里的画面。我无法再多停留,匆匆地说了句“有需求再联系您”,就赶紧跑了出去。

平静下来后,我一方面下定决心未来决不把父母送到这种养老院去,另一方面也理解了为什么好友会认为,年轻人不要去养老院那种没有朝气的地方工作。
 
养老院内如此的环境确实让我打起了退堂鼓,但是,不甘心也不好意思就这么轻易放弃已经跟N多个人宣传出去的,想要为之奋斗一番的理想之一。

我在网上最终找到了一家分院跨越京津地区,在天津率先设立了社工岗位的一家基金会模式养老机构,感觉这里也许是可以让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
 
鼓起勇气去自荐,表明自己想要在这个领域有一番作为的想法,对方也新奇于居然有大学生主动要来工作,总而言之,顺利得到了实习机会。

我被分配在基金会的宣传部门,和其他两名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社工实习生,负责基金会下属老人院的对外宣传工作。
 
相对于自己实地调查时看到的那些民办老人院,这家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要优秀很多。

我所在的分院是专门收住失能、失智或半失能、半失智老人的机构。除了单纯的养老院功能,院内一些对内服务的诊所、洗衣房、老年护理用品售卖专区同时还对外开放。

基金会高层也很注重借鉴养老产业相对发达的德国、日本的模式经验,在老年护理用品开发销售、养老护理专业书籍编译(一位毕业于德国相关专业的博士也受聘于该机构,负责翻译出版相关德文书籍)、员工管理(效仿一些德国业界同仁的做法,工作人员午餐时都是站立用餐)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我可以动用自己的智慧,真正做一些实事的美好期待。但这期待就像万花筒一端缤纷变幻的美丽图案,在赤裸裸的现实拆解下,最终发现那些如梦似幻的五彩斑斓不过就是一堆塑料珠子。
 
我所在的宣传部门的工作就是按照下图梳理出来各类节日,为收住的老年人策划不同主题的活动,而后由各分院社工配合,依照活动方案各自按时进行。活动进行时还会尽量邀请各路熟识的媒体来采访、拍照,如果媒体觉得可以就直接发稿,发表不了就挂在自己的网站上对外展示。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原本以为,这里的活动也会和日本的养老院类似,主要是围绕老人的身心健康,进行各类体能维持训练、策划出游、聚餐等等,让老人能在娱乐中得到锻炼,心情愉悦。

然而,同事指着一份报纸上刊登的本院2012年情人节举办的老年人相亲大会照片,略带得意地对我说,“这个活动实际只有五六个人参加,但是摄像哥哥角度取得好,登出来的效果就挺好。你就多想点子,到时候我来联系媒体。”

我愣住了。再一次体会到了,我所生活的社会的现实,总是在以我理解不了的方式运行。

1)日本老人院院院内报刊,讲解老人耳背的机制,以及与耳背老人的交谈技巧;2)日本老人院院内活动中老人制作手工别针和手工皮筋。(图片由作者提供)             

不理解,转化成和别人分享这段经历时的一个个为什么。我总是想向别人求证,这个世界与我,到底哪个出了问题?

为什么要拍照后,马上就把大红纸糊的捐款箱里的钱又还给里刚才对着相机镜头微笑的捐款人。捐款的照片要拿去给谁看?

为什么要给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的老人策划以“世界电信日”为主题的活动?

为什么活动结束后宣传部领导关注的重点,不是在老人们有没有学会用手机给家人打电话,而是在有多少媒体到场?拍了多少照片?为下一场父亲节活动造势的”千人短信征集“活动有没有启动?

为什么由志愿者记录下的老人们想对家人说的话,所写的纸条只能面临被丢弃的命运?

为什么电台记者要我按照她的意思表达感受后才愿意关掉录音笔,结束采访?

为什么年轻的社工系实习生对于我提出的“你觉得目前院内社工活动开展得如何?”这样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在这里吃人家的饭,就要按照人家的要求做事,还是别太较真比较好”?

为什么不能结合收住老人的特点,策划更多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活动?
 
我在这家机构中的实习,在第二次向领导建言改变宣传部活动策划的方向后,被一条“你不适合本机构的发展方向“的短信宣告终止。

历时仅仅一个多月。
 
8年后,现在的我服务于一家日系的金融机构。虽然与养老行业相隔甚远,但因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并没有停下脚步,社会的现实问题引起国家的产业引导政策关注,资本便也摩肩接踵地涌入。
 
在我目前的行业视角上,能看到一些国有资本的大鳄、呼朋唤友地携着他们认为可以向之学习很多先进经验的日本、法国等国外业界企业,开发兴建各色养老地产项目、各类养老投资、保险产品(例见下图)。我没能实现的“开高端养老院赚大钱“的梦想应该有人可以实现了。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不知道那些积极投建各种设施完备,每月动辄一两万元的高端老年公寓的老板们,有没有想到要在自己的公寓里添置社工岗位?

不知道那些撰写大健康板块的证券分析师们,有没有考虑过入住老人接受的精神关怀服务的质量,有可能会有一天影响机构的口碑,从而左右股票的价格?

不知道8年前我所服务过的那家机构的院内活动,是否还在坚定不移地以收住的老人作为宣传工具,开展养老院外宣工作?
 
我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很悲观。
 
在养老院短暂服务的那段时间里,我陪过好几个开口总是回忆她/他豆蔻年华那些往事的老人聊过天;我看到过只能靠轮椅活动的老人们,在上下午活动的时间里被推到“阳光室“内,十几个人看一台时常没有人换台的电视的情景。

我目睹过一位话说不清楚腿动不了的男性老人,却抓到一个机会就伸手要熊抱身旁社工小姑娘的情形;

我闻到过弥漫在楼道空气中,混合了消毒液与像是尿液味道的“老人味”;

我亲历过一个养老护理员午饭吃到一半,就要去给一个不慎遗漏的老人,清理排泄物的场面;

我也曾见证过没有按一般人正常的咀嚼速度,就一口紧接着一口给老人喂饭的行为。
 
老人就是身体状态进阶到高度成熟阶段的年轻人,他们在不同的成熟阶段保留、增添、减少了不同的生存需求。

今天的他们,未来的我们,喜欢聊天的依然喜欢聊天,都喜欢追忆自己风华正茂时期的事情;会有性的需求;会睡觉变少,走路变慢;会需要别人帮助吃饭、如厕;会因曾经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再能独立完成而感到难过。
 
老年群体的部分需求需要依靠其他人进行非常介入性的服务,而老人的肢体,又早已不再像有着类似需求的小婴儿那样轻便。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环境、情绪、回报,也是在考量老年群体生存质量中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因素。
 
所以,社会老年群体整体尊严地老去的实现,只有在老人的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老人提供服务的群体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老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建立起这样一种良性的循环之后,才有可能。
 
让我痛心遗憾的是,我周围的大多数人,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可以关心到除自己亲生爸妈以外,整个社会老年群体的生存质量与需求。有一部分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都顾及不到。

甚至连很多老年人自己,都在拼命为子孙燃烧最后一点生命之火,无限地忽视自己的生存质量与需求。

这些观察都使我感到悲观,不知道整个社会,是否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注意到这一问题,转变社会心理,并积极建立起可供人们尊严地老去的生态循环。
 
但悲观中不是没有希望,“柏拉图玫瑰”老师的《尊严地老去》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的思考说不定又可以带动更多人去思考和实践。

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进程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也会给养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

护理机器人,以及可以有效减轻提抱重物时身体负担的肌肉衫。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大环境得以改变之前,我想我自己,至少可以做到去努力赚钱,勤奋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父母与自己营造一个能够尊严老去的小环境。
 
我盼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未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可以尊严地老去的梦想,也终究可以实现。



【作者简介】白色的波斯菊:85后女生,公司职员。人生目标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枚园地耕耘者。

请点击今天的2条,阅读园地精彩回顾(4):柏拉图的玫瑰:尊严地老去。


一枚园地最新开辟了“一枚园地II”,欢迎点击阅读并关注

老院士小惠全大体,板蓝根断货有根据

竹林漫步:板蓝根是一块红布




谢谢大家一起帮忙点“在看”和转发,让更多读者可以找到我们的新家:



一枚新园地
我手写我心



一枚园地II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防止失联,请同时关注。)



(本文编辑:安然以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


征稿:


《民声》、《说事儿》、《武汉故事》,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anranrodai (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竹林漫步:板蓝根是一块红布
老院士小惠全大体,板蓝根断货有根据

说事儿(24)|| 乡村“哭星”
民声III (30) || 我一生都没有理解自己的母亲
民声III (29) || 救救孩子,不如先拯救自己
民声III (28) || 谢刚博士:我为什么还活着- 谈青少年自杀
民声III (27) || 施铁如教授:自杀与自尊
民声III (26) || 这个谣言我不信!
民声III (25) || 黄裕生教授:面对现场的冲突,每个人都有义务不当旁观者
民声III (24) || 大连理工大研究生自杀:我们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吗?
民声III (23) || “因为你与我同在” - 重生的园地,新生的我们
园地精彩回顾(1)|| 最美 :方方日记接力MV最终版
园地精彩回顾(2)|| 竹林风影:大姐
园地精彩回顾(3)|| 竹林风影:我从小说假话






一枚新园地

我手写我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